□ 陈平
金秋十月,友人手机朋友圈,时不时晒出帧帧美图。图中植物,花开满枝,花瓣洁白,花蕊明黄;树身修长,叶绿青翠,枝稍蔓蔓,结满一颗颗,一串串青皮的果子。花,素洁秀雅;果,饱满圆润。甚是可爱。去电询问,方知是利州区金洞乡的油茶果今年喜获丰收,油茶花开正靓。
油茶花
十月,最后一天。秋光正好,空净如扫。慕油茶花之盛名,自利州城区至金洞乡。漫步在该乡龙洞村半坡山腰的油茶果基地,梯状遍植的油茶树,蓊蓊郁郁。顺坡林立,行列有序。洁白的油茶花,散发淡淡的清香。蜂飞穿棱旋舞,嗡嗡之声如缕。有的盛期已过,渐次凋零;有的花开若雪,夺人眼目;有的青衣裹苞,已欲盛放。枝枝皆花满,树树琼瑶芳。拨枝觅果,果尽皆摘。偶见几颗,也是残次差果。据该乡负责油茶果产业的杨女士介绍,油茶树,一年栽植,三年开花挂果。每年九月下旬始采果,摘完后,花自月底次第盛开,至来年二月花尽,花期较长。秋冬霜寒开花,填补这一时段花少。白色紫色,花色各异。别具风韵,游客甚喜。
金洞乡,位于川陕甘毗交的利州区西北部,依傍白龙湖两岸。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松柏互势,竹木茂盛。梯地叠叠,顺坡面东。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油茶树宜生之佳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建设,伐木累累,山山尽秃,荒坡满目;六、七十年代,为涵养水土,始在荒坡植油茶树,至今五十余年,未断持续。近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金洞大力栽植油茶树,既观花,又销油,走出“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子。
“可别看这小小油茶果哟,浑身都是宝。可赏花觞客;籽可榨油,高含油酸,气清香,味纯正;果壳皂素含量高,可造日化品、化妆品,可做污水处理剂;油茶枯饼提取茶皂素后,是很好的有机肥和饲料,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正在荒坡梯地新植油茶树的卜守国介绍,“今年,油茶果结得又大又密,一亩能采摘1800斤左右,按照每斤鲜果保底收购价2元计算,亩收入3600元左右。”卜守国说,以前村里有种植油茶树的经验,但缺乏技术和精细管理,产量不高。这几年,得益于区林业局,无偿提供种植油茶树技术服务,从种植到管护、采收,技术员定期上门指导,油茶果才有了现今的规模和产量。
油茶果
村民卜正发,乐得合不拢嘴,“在家门口就把钱挣到手,油茶果不仅搞活了村集体经济,我们的荷包也跟着鼓起来了!”自近年村里发展油茶果产业以来,他便忙里抽空,在基地务工,除草、施肥、采摘,一样不落,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下来,他的收人不斐。
步游于蜿蜒通往龙洞村的水泥路,望着半山腰的斜坡梯地,参差层层。基地的油茶树,朵朵素洁的油茶花,绽放枝头微笑。龙洞村党支部书记王步林,指着这一坡坡的油茶树基地介绍,“昔日满山荒,如今绿满眼。”经过多年的探索,今年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在原有四百多亩老油茶树的基础上,在周边各组低效林、荒地,再新植油茶树八百亩,三年后,油茶果初挂,预计可为村集体创年收入150万元左右。油茶果盛期,长达50至80年,一次种植、多年采收,经济、生态效益显著,是山区农民的“绿色银行”。
油茶花靓了金洞
深秋的阳光,温暖如和煦的春风,洒在新植的一坡油茶树苗上。蓝天白云下,树苗吮吸雨露阳光,茁壮成长。望着这新植的油茶树,杨女士说,金洞乡是山区农村,离城市远,有产业,但不够强。要改变这一面貌,真正让老百姓富裕,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经过多年摸索,油茶树适合金洞。未来,随着国家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实施,我们将抓住这一利好机遇,用好国家财政、林业等部门,给予油茶果油产业发展的补助资金等政策,在区林业局技术支持保障下,用科技赋能,改造现有一千二百多亩老基地的油茶树,提质增效;再用三到五年,把各村组的低效林、荒地,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建设,扩植油茶树达五千亩。到那时,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和果,成林如海。依托山环水绕,秀美的白龙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花为媒,吸引游客到此赏花,体验采果、榨油,实现“农旅文”融合产业新模式,成为壮大集体经济,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新植的一坡油茶树
“花者,人皆爱之。草木之容,育果之器。桃花,春之丽裳;荷花,夏之君子;梅花,迎春独放。油茶花,金洞乡秋冬聘婷袅娜靓丽的主角也。凌寒花放,敢斗风霜。洁雅不妖,与雪争芳。”杨女士说,金洞虽然偏远,但人民勤劳勇敢,这花不是金洞的精神么?望着眼前的山山岭岭,仿佛已是碧波荡漾的油茶林海,油茶花如雪白的浪花翻涌,靓了金洞的沟沟坡坡;颗颗饱满,密密麻麻,翠青如玉的油茶果,挂满枝枝丫丫,那是待采的“金果果”,靓在金洞人民的心窝窝。
作者简介
陈平,男,汉族,曾用笔名:程三毛,大学学历,现居川北广元市利州区东城。
系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第七届常务理事。现任广元市科普作家协会二届执行主席兼秘书长。
有多篇文学作品、科普作品、摄影作品在全国各类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