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就是使命,岗位就是责任。张凯,一名地道的山东汉子,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宣汉县工作。2017年9月,张凯任宣汉县庙安镇中山村第一书记,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他身先士卒,争做脱贫攻坚一线“排头兵”,努力实现“一超两不愁六有”目标,用心用情、不折不扣的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立足“清”,把牢发展方向
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全村脱贫攻坚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工作,张凯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与村里的困难户、致富户、老党员、老干部座谈交流,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研究,深入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村情清、底细明。张凯说:“只有亲自入户了,心里才踏实”,中山村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调研走访,他掌握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群众思想状况和生活现状,对各村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意愿和脱贫攻坚等有了很多深刻的认识,对贫困户反映出来的具体困难制定了台账,或者立即给予帮助,或者积极协调解决,并多次与市管局和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沟通,制定出了一份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为中山村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立足“干”,保障责任落实
张凯的工作作风一向很严谨,这在中山村有目共睹。张凯就任第一书记以来,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建强脱贫队伍。严格落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全面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协调村“两委”合理规划党建工作经费,完善办公设施、健全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力量、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三会一课”,强化党风廉政,夯实阵地基础,积极开展培训,切实提高村社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和办事能力。同时为了避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闭门造车、走弯路,多次组织村社干部、驻村干部、帮扶干部与农户开展交流学习,并通过借鉴、学习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让大家增长见识、开拓思路,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坚持民主议事,提高履职水平。坚持从严问责,健全村务公开,以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为抓手、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积极参加支委会,组织召开工作例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三是注重思想扶贫,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扶贫既扶志又扶智”标本兼治的基本思路,激发贫困人员内生动力,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素质,增强脱贫信心,转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带领村社干部、驻村工作队采取“课堂+田间地头”的教学方式,让贫困群众既学理论又学技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就业培训,提升贫困群众专业技能,提高群众自主就业能力,同时积极宣传脱贫先进典型案例,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勇气和信心。
立足“实”,确保脱贫成效
“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是我们应当筑牢的壁垒”张凯说。依托前期摸底调研,对标“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张凯通过狠抓产业、健全机制、夯实基础、细分责任等措施,切实保障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促进贫困户增收。2017年,中山村新建、硬化道路5.5公里,累计加宽道路4.8公里,安装公路防护栏1300米,整治山坪塘8口,新建人畜饮水3处,加固加宽了水库1个,累计改造住房132户,医保缴费全覆盖,义务教育全入学,住房安全全达标,盘活撂荒土地、解决群众务工难题,提档升级推动中山村1500亩脆李标准化发展,新建、改造了以彰显中山村优质脆李种植标志性建筑:地瓜坡乡村旅游广场,大大提高了中山村脆李产业的知名度和社会效应,增加了脆李产业经济收入。张凯也先后多次联系县农业局、县美标办专家组到村开展技术指导20余场次,让群众都掌握了管理技术,实现标准化管理,亩纯收入达15000元以上,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脱贫攻坚,我们肩上有责,这点事不算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在中山村任第一书记的几年时间里,张凯以“学”为先导、以“严”为基础、以“做”为根本,牢筑思想壁垒、强化工作作风,在抓好工作落实上做到节奏“快”、措施“细”、方式“新”,中山村90户268人未脱贫人口全部顺利脱贫,中山村脱贫攻坚工作圆满收官。(王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