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本草纲目》编著者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号濒湖,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被后人誉为“医圣”。时珍十四岁时就考中秀才,但后来三次参加乡试,次次名落孙山,通过科举平步青云的美梦破灭,他征得父亲李言闻同意,不再应试,决定从父学医,救死扶伤,“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多次帮病人起死回生,用妙方治愈了荆王府家族成员好几例怪病,“神医”的名头传进了楚王府,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正。
《本草纲目》首刻本(金陵本)所载“辑书姓氏”,说“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蕲州李时珍编辑”;《本草纲目》卷一《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中,介绍《本草纲目》说:“明楚府奉祠、敕封文林郎、蓬溪知县,蕲州李时珍东璧撰。”时珍次子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中,说父亲“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可见,李时珍仅当过“楚王府奉祠正”这样一个正八品的小官。那么,他“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是因何而来呢?
制锦堂本《本草纲目》题衔“敕封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蕲州李时珍编辑”
李时珍有四个儿子:李建中、李建元、李建方、李建木。次子李建元是黄州府儒学生员,三子李建方是太医院医士,最小的儿子李建木是蕲州儒学生员。四个儿子中,唯独长子李建中步入仕途做了官。《明史·李时珍传》说李建中官四川蓬溪知县。金陵本《本草纲目》附图卷,称“阶文林郎、蓬溪知县男李建中”,“辑书姓氏”则称“云南永昌府通判男李建中”。
李建中,字龙源,嘉靖四十三年(1564)举人。六次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都名落孙山。隆庆年间,任河南光山县教谕。[1]万历三年(1575),升任四川蓬溪县知县。康熙五十二年本《蓬溪县志》卷上《官守年表》“知县”栏,明确记载:“李建中,蕲州人,甲子科,万历三年任。” 与李建中同年到任蓬溪的还有主簿李显林、典史蔡一元,凑巧的是,这两人也是湖广人。
康熙三年本《蕲州志》卷十《艺文志》有一篇《李建中传》,记述李建中时常“布衣角巾往来赤城、青石、风门、明月之间”,就是说他穿着普通服装,往来县内各地,调查风土民情。赤城、青石、风门、明月,都是蓬溪境内有名的山。据清道光二十五年本《蓬溪县志》卷二《山川》记载,赤城山在县东二里,又名宝屏山,整座山的土都是赤色的,蓬溪绕山而过,老县城曾建在山脚。青石山在县东南二百里,与重庆府的合州接界,[2]山上石头是青色的,故名,相传可以用来染布。风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北宋《太平寰宇记》说,风门山“四面峻岩,常有清风,因号风门山”。明月山在县西七十里,涪江的西边,山上有明月寺(即贾岛祠),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贾岛,曾被贬为遂州长江县主簿,所吟诗句“长江微雨后,明月众星中”,说的就是这个地方。[3]李建中十分关心民生,有一年,蓬溪大旱,他与老百姓一起求雨,正巧天降甘霖,百姓齐呼“李公雨”。[4]
制锦堂本《本草纲目》附图题衔“阶文林郎蓬溪知县男李建中辑”
李建中创建了蓬莱书院,乾隆五十一年本《蓬溪县志》卷六《书院志》记载:“万历三年,邑令李建中创建于东门外丰泽庙之左。背山临流,竹树蓊郁,题其名曰蓬莱书院。”蓬莱书院是继赤城书院之后,蓬溪历史上第二所书院。[5]李建中重视蓬溪文脉传承,万历七年(1579),他在蓬莱书院前建“一泓清可”坊,署款称“知蓬溪县事楚蕲龙源李建中”[6];又在长滩寺(在今大英县境内)镌刻罗瑶《秋夜长滩寺次韵》诗碑,署款为“蓬溪县知县李建中刊”。罗瑶为湖广岳州府巴陵县人,自号野庭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 进士,嘉靖辛亥(即嘉靖三十年)秋八月,他任遂宁县知县时,夜游长滩寺,吟七律一首。[7]罗瑶后来于隆庆六年(1572)七月至万历元年(1573)十二月,任四川左布政使,万历三年(1575)七月至万历五年(1577)二月,又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明代时,对府州县官,每满三年考核一次。李建中连做了三任蓬溪知县,直到万历十三年(1585),才由湖广老乡王良谟接任。[8]在第一个任期满后,李建中考核称职,升授文林郎。“文林郎”是一个荣誉官衔,明代称之为“散阶”。初授或升授某品官,赐初授散阶,根据考核结果,再升授、加授散阶。初考称职时,赐升授散阶;再考功绩显著的,赐加授散阶;考核平常的,不赐升授或加授散阶。知县为正七品文官,初授散阶为承事郎,升授散阶为文林郎。封建时代,对官员还有一项激励措施,就是封赠官员的妻室、父母及先人官爵或名号,“曾祖、祖、父皆如其子孙官”,“生曰封,死曰赠”。[9]经李建中申请,朝廷敕封他的父亲李时珍为“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原来,李时珍是沾长子李建中的光,得了一个“文林郎”的正七品荣誉官衔,挂了一个四川蓬溪县名誉知县的名。
李建中后来还代理过安岳知县、遂宁知县。当时,蓬溪、安岳、遂宁都隶属四川潼川州。因政绩显著,李建中升云南永昌府(今云南保山市)通判,因父母年已七十,就没有去上任,多次请求辞职,终于获准回乡侍奉双亲,他两袖清风,“惟桃竹蔗霜以饷亲”[10]。李建中对四川尤其是对蓬溪感情深厚,著有《蜀游草》《明月山诗》。
康熙《蕲州志》卷十《艺文志·李建中传》,说李建中最后升任“云南永昌府同知”;而金陵本《本草纲目》“辑书姓氏”则称李建中为“云南永昌府通判”;《李建元墓志铭》又说“兄建中……仕至永昌府别驾”。明代正式职官中,没有“别驾”之称,所谓“别驾”,其实就是“通判”。据《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同知品级高于通判,同知为正五品,通判为正六品,但分工时则差不多,同知、通判分别掌管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事。关于李建中最后升任的官职,钱远铭主编的《李时珍史实考》,认为“应以通判为是”[11]。
李建中六十多岁时去世[12]。多年后,因嗣子李树初[13]显贵,追赠中宪大夫(正四品文官升授的散阶)。明清时期,其牌位被供奉在蕲州乡贤祠中[14]。
【注释】
[1]乾隆五十一年(1786)本《光山县志》卷五《表三•职官•学官类》。
[2]康熙五十二年本《蓬溪县志》卷上《山川》,说青石山在“治南百里许”,“与遂宁相对”。道光二十五年本《蓬溪县志》不以为然,说“旧志……颇兹疑义”,或是指此。依笔者看,康熙《蓬溪县志》说青石山距县城百里左右,似在正常值内;而道光《蓬溪县志》说青石山距县城二百里,则不大靠谱。李建中去过的青石山,究竟是哪个地方,有待进一步考证。
[3]蓬溪县著名文史专家、曾任蓬溪县政协文史委主任胡传淮先生说,赤城山,在今蓬溪县县城赤城镇东部屏风村一带;青石山,1912年析蓬溪、遂宁二县地置东安县(1914年改名潼南县)时,划属东安县,在今重庆潼南区桂林街道观音社区长岭岗一带;风门山,1912年划属东安县,在今重庆潼南区桂林街道铁钉村一带,今名八面山(又名人形山、九龙山);明月山,1997年,析蓬溪县置大英县时,划属大英县,在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村境内。
[4]康熙三年本《蕲州志》卷十《艺文志》“李建中传”。
[5]乾隆五十一年本《蓬溪县志》说,在李建中创建蓬莱书院之前,“书院之设,……蓬邑向无设立。”若据此,则蓬莱书院为蓬溪历史上第一所书院。但胡传淮先生近期从嘉靖二十九年本《潼川志》和万历四十七年本《潼川州志》中发现,赤城书院才是蓬溪历史上第一所书院。嘉靖二十九年(1550)原刻本《潼川志》已散佚,仅存一部传抄本藏于北京图书馆,该《志》卷二《建置志》中,就有赤城书院的记载了,可见赤城书院比万历时所建蓬莱书院要早几十年。万历《潼川州志》系陈时宜所修,陈时宜也是湖广蕲州人,与李建中同乡,万历二十五年(1597)举人,万历后期任潼川知州,所修《潼川州志》虽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刊刻,但流传极少,仅见日本国会图书馆收藏一部,国内未见传本。张献忠剿四川,文物文献尽毁,清乾隆年间修《蓬溪县志》时,修撰者不知有赤城书院,误把蓬莱书院当作第一所书院,后人以讹传讹。
[6]道光二十五年本《蓬溪县志》卷六《古迹》。
[7]道光二十五年本《蓬溪县志》卷六《金石》。
[8]康熙五十二年本《蓬溪县志》卷上《官守年表•知县》,卷上《名宦列传》“王良谟”条。
[9]《明史》卷七二《职官志一》。
[10]康熙三年本《蕲州志》卷十《艺文志》“李建中传”。
[11]钱远铭主编《李时珍史实考》,第30、43页。
[12]康熙《蕲州志》卷十《艺文志·李建中传》说“年六十,卒于家”,乾隆以来《蕲州志》的《人物志•政迹》“李建中”条,则说“年六十三,卒于家”。
[13]康熙以来的《蕲州志》,都说李树初为李建中之子,李建木嗣子,有误。顾景星曾应李树初儿子之请,撰写了《明中顺大夫山西按察司副使李公墓志铭》(见《白茅堂集》卷三九),《墓志铭》说:“公讳树初,……嗣考讳建中,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蓬溪未有子,乞为子”,可见,李建中无子,以李树初为嗣子。
[14]李建中入祀蕲州乡贤祠,首次见载于康熙《蕲州志》卷四《建置志•祀典》。
【作者简介】
陈仕猛,湖北蕲春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函授毕业,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曾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县人大教科文卫委主任,现为蕲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三级调研员。业余喜爱探讨蕲春地方历史文化,对蕲春历史名人、政区变迁等有一定研究,系蕲春文化研究会原秘书长、《蕲春文化研究》副主编,著有《荆王府史话》。(作者:陈仕猛 湖北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