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人文之光与灼热情感的相映生辉——杨俊散文集《行思录》浅析

网观发布时间:2024-09-29 10:29:30

文/李德富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散文以其独有的韵味,如星辰般璀璨夺目。杨俊先生的新作《行思录》,正是这璀璨星河中独特而耀眼的一颗。深邃的思想、细腻的情感、辩证的哲思和独特的文风,让一纸墨香绽蕊吐芳。


《行思录》之名,简约而不简单,蕴含着深远的意境。它们相互交织、相互映衬,以独有的“行”与“思”的交响,铸就了作品的灵魂与骨架。作者不仅仅是行走于山水之间,更是在思想的海洋中遨游,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将旅途中的每一份感动、每一次思考,都化作了笔下涓涓流淌的文字,以人性的光辉与哲理,滋养着读者的心灵。

《行思录》分为“故土”“蜀地”与“天下”三个篇章,每一篇章都承载着杨俊先生不同的情感与思考。在“故土”篇中,我们仿佛能听到他对家乡深深的呼唤与眷恋;“蜀地”篇中,他则引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深入探索四川这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的风土人情与文化底蕴;到了“天下”篇,则更将我们的视野拓展至神州大地,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他的文字如精心雕琢的玉石,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散发着温润的光泽,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得到美的享受,又能品味到深邃的思考。

01、强烈的家国情怀

《行思录》是杨俊先生的深情抒写。其作品不仅细腻地描绘了自然景观,更深刻地表达了作家对故土、家国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文化的传承和审视。

《八百年兮归去来》一文中,作家通过对宋瓷的精细描写,展现了宋瓷作为国宝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宋瓷背后的精神昭示。

作家对宋瓷的造型、釉色、制作技艺等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造型古朴,简洁典雅;瓷质精良,质感如玉;纹饰秀美,釉色晶莹;胎薄釉厚,光照见影……怎么赞美都不过分。”“薄如纸、碧如玉、声如磬、明如镜”,表达了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赞叹和自豪。同时,也引发了作者心中的疑问和对南宋历史的回顾解读。从“靖康之耻”到瓷窑瓷器的烧制和发展,从岳飞到余玠,把宋代瓷器与宋代历史紧密地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南宋文化的繁荣不仅是历史的辉煌,更是今日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它为中华文明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增添了不可磨灭的一笔。杨俊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个作家对国家对民众的深切情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从‘还我河山’的岳武穆,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陆放翁,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从武将到文臣,从官兵到百姓,南宋军民迸发出了汉民族前所未有的同仇敌忾、英勇顽强的抗争意志和精神。”“江山可以破碎,朝代可以更迭,但一个民族只要精神不死,则山河可还,家园可复,则必将重新崛起于世界的东方!”这种厚重的家国情怀力透纸背。

文章中的家国情怀是多层次的,既包含了对文化遗产的赞美和自豪,也包含了对故国沧桑的感慨和民族精神的反思,最终指向了对文明的守护与传承的重视。

在《行思录》中,作家的家国情怀像一根红线贯穿古今,在《至今思虞公》《铁马鸣江南》《安特村》《石难》《大河无声》等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02、深沉的故土情结

杨俊的散文作品,以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描绘景物和人物,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行思录》中,他使用了大量的笔墨描述着家乡的外在美,更深入地挖掘了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并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感共鸣。

作家笔下的涪江,不仅是一条滋养生命的河流,更是巴蜀文化的灵魂所在,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那时的涪江,绝对是一幅原生态的画,蓝天白云,晴空如洗。数里之外的灵泉山上,清晰得见雪白的墙,琉璃的瓦,一千二百岁的禅院古朴雄伟,妙像庄严。微岚起时,声声佛铃,阵阵禅钟随一眼绿意悠然而来。江心有洲,洲上有荒草,老树、野苇、田畴,还有茂密竹林中的片片农舍,袅袅炊烟,三两犬吠……”(《一座城与一条江》)。通过对河流及其沿岸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珍视。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与眷恋从笔端涓涓流淌,也唤醒了读者的浓浓乡情。

通过《行思录》可以感受到,作家深厚的故土情结和人文情怀,时时在笔端流淌、激荡、跳跃,引发了读者对家乡的深切回忆和无限眷恋。以《涪江木排》为例:“涪江源于岷山雪宝顶,一滴滴,一线线,由冰雪而成涓涓,由细流而成溪涧,纤柔玉女般蜿蜒辗转川北沃野,逶迤千里。”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涪江的壮丽景色,更寄托了作者对家乡的一往情深。

在杨俊先生的作品中,乡愁与记忆总是紧密相连。通过对家乡景物的描写,唤起了自己童年的记忆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清晨的鸡鸣、夜晚的宁静、晨雾中的清新与袅袅炊烟等细节,都是他乡愁的记忆。“水泥街道,青石巷弄,高大牌坊,幽深庭院,都浸在一片湿漉漉的意境中,似乎是满世界拧也拧不干的乡愁,离你那么近,却始终看不清。都怪这雾,又喜这雾。”“黄龙溪的雾,走进去容易,走出来难。”(《黄龙溪,雾里的乡愁》)在这里,古镇的宁静与作者对家乡的深情融为一体。一种难以割舍的故土情结,像雾一样缭绕在作者心头,难舍难分。

03、饱满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

《行思录》中的每一篇散文,都是作者心灵深处流淌出的涓涓细流,既清澈又深邃,既温柔又坚韧。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物的情感曲线和内心图景。

“茂密草丛间,有春燕轻灵翻飞,有翠鸟疾如闪电,长腿的白鹭亦步亦趋,偶尔,云中有悠长鹰唳响起。远处,片片农舍隐于茂林修竹,荷锄而作的农夫,弯腰采摘的妇人,耕种的老牛嬉闹的犬吠,拭亮了灵猫最鲜活、明亮的眼。”(《我的城》)作家把草丛、小鸟、春燕,田地耕作的农夫农妇,以及老牛、犬吠交织成一幅田园画卷,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没有细微的观察是写不出这样细腻的笔墨的。

“林间斑驳的阳光下,健硕的胳膊挥舞沉重的巨斧,豆大的汗珠渗入厚实的土地,‘嗨!’‘嗨!’‘嗨!’那是男人发自胸腔的雄浑呐喊;‘嘭!’‘嘭!’‘嘭!’这是斧斫劈击巨木的凌厉威势。砍渣,留弦,抽片,夹楔……在巨木将倾之时,伐木汉子挥手拭去额上的汗珠,吐出一口雾状的浊气,然后,深深吸入一口清新、洁净,瞬时能浸润心脾的山野空气,一声高亢、嘹亮的喊山声自丹田深处猛然涌上喉头:‘嗨——倒——喽’,伴随而来的,是树干折断的咔嚓吱呀声,是参天大树轰然倒地的轰然雷鸣!”(《涪江木排》)。伐木工人舞动的斧头,砍木的嘭嘭声,倒树的喊山声,交织混合,场景历历在目。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令人过目难忘。

04、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诗画的语言艺术

在《行思录》中,杨俊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文学才华,为我们编织了一幅幅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画卷。这份底蕴,不仅源自他对浩瀚历史书籍的广泛涉猎,更在于他对民歌、诗歌等民间文化的深切体悟与独特解读。他的笔下,中国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展现出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独特魅力。

如他对仰韶文化的描绘:“韶山脚下风动秋阳,饮牛河水潺潺轻歌,一群树叶遮羞兽皮裹身的先人们在这片岸芷汀兰的土地上结庐而居,聚族成邑。”文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远古的洪荒之中,感受到那份古朴与纯真。又如他对龙门石窟的感慨:“痴缠的洛阳秋雨中,卢舍那大佛端坐龙门之巅,即使失了双臂也依然丰满圆润妙相庄严。”仰韶文化的古朴、龙门石窟的辉煌,这些古代文明的璀璨成果在他的笔下跃然纸上,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其境。

诗画的语言艺术,是《行思录》语言文字最亮的底色。杨俊先生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和文学创作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词汇和历史文化知识,并能巧妙地运用于散文写作中,使他的散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语言洋溢着诗意,韵律感鲜明又具画面感,其叙述如山涧溪流,温婉而优美,直抵读者心灵深处,给人美的享受。

《行思录》是杨俊先生倾注心血的散文集,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与时代印记的佳作,它不仅记录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写作艺术的不懈追求。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杨俊先生作为一位优秀作家的文学才华与人文情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作家对家国情怀的深情抒写与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与珍藏。(来源:遂宁市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