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问世
——蓬溪递出“引客入遂”的第一张文史名片
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结合蓬溪县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将个人回忆转化为文字记录,将往事经历转化为时代印记,培养人们对家乡故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四川省蓬溪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辑的《蓬溪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于近日出版面世,是蓬溪县为“引客入遂”递出的第一张文史名片。
《蓬溪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书影
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文化事业。文史资料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用独特。从1981年蓬溪县政协成立以来,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突出统一战线特色,加强同各界人士的联系,积极开展蓬溪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在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和推进蓬溪文化事业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该辑文史资料,记录了蓬溪历史、文化、教育、名人、文物古迹、民间故事、蓬溪建设成就等,是一本综合性文史资料集。全书设置五个栏目:灵秀风光、史海钩沉、名人轶事、地域文化、岁月留痕,载文32篇,如《高峰山太极湖》《宋末抗蒙第一寨蓬溪砦新考》《医圣李时珍敕封蓬溪知县之由来》《蓬溪大佛寺宋碑发现记》《张澜与环溪书院》《蓬溪地方文化概览》《张问陶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等,共计18万字;插入珍贵历史照片30余张,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蓬溪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书影
1981年至今,蓬溪县政协文史委共编辑出版《蓬溪文史资料》37辑,约300万字。这些史料纵横交错、宏纤毕现地展示了蓬溪的巨变,最大限度地发掘和汇集了历史当事人的所历、所见、所闻,填补了一般历史记载的空白和不足,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显示了独特而珍贵的史料价值。
《蓬溪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书影
蓬溪文史资料,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政协委员以及一些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欢迎和好评。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等图书馆、科研机构,均收藏有蓬溪文史资料。这些资料已编入《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书刊名录》《全国各级政协文史资料篇目索引》等大型工具书中,扩大了蓬溪的影响,使蓬溪文史走向全国,“飞入寻常百姓家”。(蓬溪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