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信息中心
网观
民生健康
乡村振兴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网观 > 详情

网观

宣汉县“四个突出”激发基层应急管理活力

网观发布时间:2021-05-12 19:40:01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基层应急队伍薄弱、体制机制不顺、应急物资储备不平衡、应急能力不足等问题被进一步放大。为破解难题,宣汉县以“强化应急管理,持续协同高效”为目标,以“四个突出”推动应急平台建设到位、应急能力提升到位、应急体系完善到位、硬件设施建设到位,持续提升应对各类灾害事故能力,基本形成“大应急、大安全、大减灾”工作格局。
突出科学智慧,“三个强化”推动应急平台建设到位。一是强化资源整合。坚持以“多网合一”的原则,整合公安天网监控、“雪亮工程”、“慧眼工程”,交通运输指挥系统以及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实时数据,建设成集“智慧应急、数字监控、远程指挥、现场救援”等功能为一体的全县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二是强化预案植入。将全县2000余部各类应急预案,全部纳入应急指挥平台,当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应急指挥系统自动识别险情类别,有针对性地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在灾难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制定救援措施。三是强化科学调度。应急指挥平台采用超清视频和视频语音对讲系统,能同时将多个突发应急事件的现场情况上传到指挥平台,并切换到会议系统。根据险情情况,适时邀请各级领导、专家参与到应急指挥中来,确保第一时间清楚现场情况、第一时间科学指挥调度,最大程度的减轻险情带来的损失。
突出群防群治,“三个建强”推动应急能力提升到位。一是建强中心消防救援队。遵循“辐射范围强、实际需求大”基本原则,按照消防救援车不低于3辆、专职救援队伍不低于15人的标准,对南坝镇专职消防队开展整合重组,应急救援范围覆盖9镇1乡、35万人口,同步新建渡口中心消防站,将巴山大峡谷景区及周边5乡6镇、17万人口,全部纳入应急救援辐射范围。对驻地有效保护范围以外的乡镇(街道)划分网格化保护单元,纳入后期规划持续推进。二是建强乡镇(街道)应急队。全县统一制定应急队伍建设标准,按照“人口+经济+面积”的原则,实行“高、中、低”三级差异化配备,各乡镇(街道)分别组建了50-100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并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兼任队长。三是建强村(社区)应急分队。各村(社区)组建以村社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民兵为主的15人应急分队,并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队长,常态化开展日常巡查监测、预警信息传递、灾害信息报告等工作。
突出集约高效,“三个优化”推动应急体系完善到位。一是优化应急预案。按照“精简实用”的原则,修订完善全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部、专项预案28部、部门预案76部、乡镇预案185部、重大活动预案6部、基层组织预案1790部,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二是优化工作体系。实行应急队伍建设清单化、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应急调度指挥信息化、应急管理模式网格化。出台应急队伍建设标准、职责任务、训练演练、管理保障、考核奖惩“五张清单”,完善巡查检查、应急值守、预警预报等制度。三是优化联动机制。与中石化普光分公司、中石油川东北作业分公司、宣汉县蓝天救援队建立“企地”突发事件联动机制。与武警驻宣中队、县人武部等建立“军地”突发事件处置联动机制。与全县105支2000多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立“纵横”联动机制。通过建立企地、军地、纵横联动机制,实现了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协同。
突出应急保障,“三个紧盯”推动硬件设施建设到位。一是紧盯应急装备水平。以社会化储备与专业化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装备水平。近两年,投资400余万元,配备了声呐、无人机、冲锋舟、风力灭火机等10余类应急救援设备。二是紧盯应急物资储备。建立“1+10+N”物资储备体系,即在县城建立1个县级物资储备库,在10个中心乡镇设立中心物资储备分库,其余乡镇(街道)、企业、学校和社区等设立物资储备点,储存了地质灾害、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35类物资,基本实现物资“适当前置、就近存储、调运迅速、保障有力”的目标。三是紧盯避难场所建设。坚持“规划先行、平灾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通达”的原则,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不断提高全县应急保障能力。目前,全县共建成西门运动休闲广场、巴山红军公园广场、新宣中足球场等10余处应急避难场所。(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