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精神,在确保学生减负的前提下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县嘉乐镇中心小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一、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科学制定《高县嘉乐镇中心小学校“双减”及“五项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校长亲自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为牵头负责人,各中心主任和班主任共同参与的领导集体,形成上下齐抓,内外共管的创建合力。明确人员职责,细化工作措施,抓实过程管理,加强检查督促通报,逗硬考核评价,确保工作实效。

二、组织学习,明确要求
扎实开展多层次政策宣讲活动。在暑期学习期间、开学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别对管理人员、班主任和教师进行分层培训, 宣讲国家和省市县关于 “双减”的好政策,让老师们提前备好“减压课”,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家长群等途径,让政策宣传到边到沿,共同营造良好的“双减”社会气氛。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学校作业管理细则要求,让每位教师认真遵照执行。1、分类明确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并实施分类掌握作业总量和分层作业,课堂上完成小学生作业任务,以练代评,做到一二年级“作业本不出教室门”。2、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3、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教师设计的作业要每天公示,由教师发展中心及时审核和每周督查。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5、作业批改个性化。教师要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进行针对化、指导性的评价。如:你的作文很有文采,如果字再写漂亮点就好了。不得要求学生批改作业。
三、专项培训,提升能力
开展新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后进生、班级管理等专题培训,净化思想,提升专业水平,促使新教师尽快胜任工作岗位。外派多名教师到泸州市中山小学、实验一小等学校学习“自导式”课堂教学,力促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暑期学习开展《自导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读书心得交流和专题培训

新教师礼仪常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班级管理专题培训


新教师与老教师结对帮扶

班主任接受班级管理专题培训


四、立足课堂,增效提质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始终是“减负”的“正道。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高县嘉乐镇中心小学校常态化开展课改教师“自导式”课堂教学下水课专题研讨活和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认真组织说课、评课,让老师们在实践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虽然现在老师们的课堂仍有很多不足,但可以看出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悄悄发生改变。课堂上老师舍得放手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上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了,课堂效率也不断提升。


五、强化常规,夯实过程
细化“六认真考核方案”,明确计划制定、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听课、辅导学生的具体要求。强化巡课,坚持每节课一巡,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六认真”检查督促,坚持每月一查和不定时抽查方式,夯实教师教学过程管理。把“双减”工作纳入教职工绩效工资量化考核、班级管理绩效考核中,以制度约束全体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双减”工作中。


六、丰富课程,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完成作业,认真辅导学困生。借助乡村少年宫,设置“丝网花、衍纸、蚕桑、合唱、书法、舞蹈、篮球、足球、健美操”等丰富多彩的十八艺兴趣课程,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增加学生生命厚度,提升育人质量。





七、狠抓习惯,锤炼品格
在全校师生中强势推进“嘉园书写好习惯、嘉园自主管理习惯、嘉园预习好习惯、嘉园学习好习惯”等,常态化开展检查、督促、通报、表彰,培养学生高尚品格和良好习惯,用良好习惯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双减”工作事关学生身心健康,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未来,高县嘉乐镇中心小学校将继续聚焦“双减”,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多措并举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嘉乐人民满意的教育。(龚敏 严永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