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彭州好市民之周乐军:25年初心不变的环保卫士
二十五年前,周乐军带着部队颁发的“一等功奖章”回到彭州,却没有选择轻松的工作岗位,而是毅然选择艰苦的环卫事业,这一干就是风雨无阻的25载!
1996年,周乐军从部队转业,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垃圾车维修。当时,彭州市垃圾日产量约100多吨,环卫车辆却只有20来台,长时间往返运输,车辆陈旧老化、故障频发。为此,他把家搬到了站上,无论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有需要立马赶到现场,每天休息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即便是患上了面部神经麻痹症,也一直没有接受系统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落下了终身的后遗症。
▲ 扎根环卫 脏我一人干净万家
2015年,周乐军调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担任负责人。这是大家眼里的“苦差事”,这里垃圾遍野、污水横流、臭味刺鼻。不为困难找借口,短短3年时间,他带领填埋场工作人员新铺、修补垃圾覆膜约3.2万平方米,从源头上减少了苍蝇和臭味的产生;利用自主研究的“U”型沟,实现雨季雨水顺利分流,科学减少污水淤积;组织填埋场党员干部在周边山坡裸土地带播撒花草种子,种植桂花、香樟等树木,增加绿地面积6000平方米,打造生态式垃圾卫生填埋场,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许。2019年,填埋场被新建的环保发电厂所取代,而他和同事们的“绿化蓝图”没有停下,推进库区垃圾减量、制定生态修复计划,一座生态环保的静脉公园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
2020年疫情期间,他主动承担起废弃口罩的处置任务,带领600余名环卫工人通宵布点,2859个“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覆盖了全市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为防控疫情提前设置了一道防线。为解决居家隔离者废弃口罩处置难题,他号召同事们成立废弃口罩上门回收临时专班,主动向不方便出门的居家隔离群众提供肉类、蔬菜。这支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环卫工人队伍的故事,在彭州口口相传开来,很多社会企业、商贩、个人主动联系周乐军,向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口罩、消毒用品等急需防疫物资1万余份,凝聚起了无数彭州人合力共克时艰。
周乐军始终把“扎根一线,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指引,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迎难而上,为广大干部职工树立了良好榜样!(彭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