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荣获第九届成华榜样——“诚实守信”称号
图为往届“成华榜样”颁奖现场
近年来,成华一直将评选表彰“成华榜样”
作为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
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振精神、凝聚力量的重要抓手。
在全区广泛宣传树立起了
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榜样人物,
营造出学榜样、做榜样、
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2020年8月1日,
成都市成华区启动了第九届“成华榜样”评选活动,
按照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诚实守信、
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五大类开展评选。
经过初评、网络投票、公众评议及终审等环节,
近日,10名“成华榜样”正式人选名单揭晓,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身边的这些榜样们。
敬业奉献
谢大军
男,55岁,西南电力设计院工程师
他是电力设计行业名副其实的“铁打的兵”。1987年,加入西南电力设计院,担任发电分公司水结科专责工程师。30余年如一日,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
2019年11月,谢大军被公司派驻越南沿海二期工程担任工地设计总代表。为保证工程如期交付,谢大军放弃春节回家团圆的机会,留守在施工现场。受疫情影响,其他已回国的设计代表们无法及时返回工地,谢大军便承担了现场所有专业的施工服务工作。他一边督促指导工地疫情防控和生产安全各项工作的到位,一边对施工现场的图纸审查、特殊材料等专业技术问题进行处理,一人承担多责,保证工程正常运行。
在30余年的工作中,他参与设计了50多个发变电工程,获得诸多奖项,形成多个设计亮点,他深入钻研、敢于创新的精神在行业内引领着后辈,也体现了一位工程师的敬业、坚守与担当。
刘思敏
男,38岁,成华区疾控中心传防免规科科长
他是脱贫先锋。为帮助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刘思敏从2018年6月起便驻扎在凉山州金阳县放马坪乡。这里条件极其落后,他一干就是两年多,毫无怨言,只为带去更好的医疗援助。为了建设一个合格的村卫生站,刘思敏常常与当地干部群众忙碌到凌晨2点,再摸黑15公里回到驻地。为了改善村卫生站的管理,他带头对全乡艾滋病感染者的档案进行专卷建档管理,并在夜间展开病人“一对一”管理工作,保护患者隐私。为了下村健康体检、探访病人,他常常翻山越岭。由于当地路陡弯急,汽车几次险些失控翻下山谷。有些病人居住的康复村,是县里至今唯一未通公路的村庄,刘思敏要在羊肠小道上步行7个小时、4万余步才能完成一次探访。
他也是抗“疫”逆行者。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刘思敏与爱人柳君主动放弃休假,一同加入工作最为急难险重的消杀组。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沉重的消毒液在前线奔走。汗水浸透了衣物,平均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夫妻俩过上了“白加黑”见不上面的生活。他们用坚守和奉献担起了责任,诠释了成华卫健人的使命与担当。
王亚敏
女,44岁,成都市双庆中学校英语教师
她所带的毕业班共44人,在参加2020年的中考后,有39人考上了成都市中考重点线,升重率高达90%。2000年毕业后,王亚敏就职于成都市成华区双庆中学。二十年来,她一直默默无闻地扎根于基层一线英语教学岗位,兢兢业业、因材施教,坚持以高标准的教学质量为准绳来衡量自己的教学工作。王亚敏对学生的关怀和帮助无微不至,对于家境贫困的学生积极伸出援手,帮助抑郁症的孩子走出阴霾。对于个别问题学生,她不离不弃,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引导他们走向正轨,她的敬业精神让学生和家长都赞誉有加。
工作中的王亚敏待人和善,但生活中的她却面临着生活重压。丈夫工作繁忙,照顾一家人的重担大多数时候都落在了她的身上。但即使如此,她也从未在教书育人之上有半点懈怠。长年的工作和生活的重负让她病痛缠身,2018年,她进行了胆结石手术,但考虑到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她没有请一天假。2020年中考之际,她将需要及时治疗的肾上腺疾病毅然延后至中考结束。她用自己最坚毅的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普通人民教师的风采,也用最朴实无华的表现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助人为乐
杨蓉
女,44岁,成都功夫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
她是蓉城的第一代“蓉漂”。2005年,杨蓉毅然辞去广元的稳定工作,只身一人来到成都打拼。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累,于2010年创办了四川四知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数百项政府、企业品牌创意服务项目,成为西南地区极具竞争力的影视制作机构,与此同时,她也在文创行业进行深耕。2019年,成都功夫动漫有限公司落户成华区,杨蓉代表功夫动漫总部承接西南地区城市文旅IP打造,参与以“笨”文化IP为主题的望平街场景营造,使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所谓“达则兼济天下”,2020年疫情发生后,杨蓉第一时间投入“抗疫宣传”爱心公益行动,自筹资金带领团队,以原创IP“笨笨鼠”动漫形象为载体,作为“抗疫宣传”公益行动“形象大使”,组建了“笨笨鼠爱心小分队”,奔赴战“疫”一线。她的团队为全国各地政府和企业免费设计抗疫宣传海报5万余份,服务的区(县)市及企业达上百家,疫情防控期间更是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贫困地区学生捐赠抗疫物资多达50余万元。她通过个人和公司带动社会各界人士,在四川各地市州开展了大量的慈善活动。她不仅是一个成功的“蓉漂”企业家,一个独立自强的“花木兰”,更是一个友爱的“公益天使”!
龚露明
女,69岁,成都市盐道街小学退休教师
三尺讲台满园桃李,霜雪云鬓初心不改。龚露明老师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三年,尽管已经退休但依然不减热情,在社区继续作贡献。2017年夏天,出于对教书育人的热爱和“造福一方”的初心,龚老师在所在小区免费开办“幼升小衔接班”和“家长辅导班”,从一开始就吸引了27名孩子和40余名家长参加。暑假里,龚老师又特意开展“花朵行动”,为放假在家的孩子们提供场地,免费给孩子们上语文课,既为家长解决孩子暑假没人看管的问题,也辅导了孩子们的学业。在龚老师的带动下,凝聚了一群爱心人士在所在社区成立了“连心共治团”志愿服务队,以公益志愿服务的形式继续发光发热。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她又主动协助社区,开展入户排查,测体温等繁重的一线工作工作,被杉板桥社区评为抗击疫情“最美志愿者”。
陈乐为
女,34岁,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主治医师
自2005年注册成为志愿者以来,陈乐为多次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志愿服务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到2015年-2018年多次代表单位参加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再到作为负责人的志愿服务项目《“春雨计划”医教结合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一路走来,公益助人已成为她的信念和习惯。
陈乐为的本职是一名康复医生,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连续多年参加组织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在医生这一身份以外,她也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专业志愿服务工作,开创“社工家庭支持,医疗教育结合”的融合教育实施模式。通过开展公益讲座、网络及路演宣传的方式,提高特殊儿童家庭及社会大众对于融合教育的认识,组织开展免费的“爱乐学习会”,对涉及融合教育相关从业人员及家长进行培训。她定期免费对学龄期特殊儿童进行评估和指导,每月组织融合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增强特殊儿童家庭间的交流。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来照顾这些特殊儿童,她没有休过一次哺乳假,最后甚至把家搬都到了医院里,不计一切帮助这些特殊孩子。凭着对志愿服务的一片热忱,陈乐为也被评为成都市十佳志愿者、成华区优秀志愿者。
诚实守信
杨远见
男,54岁,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
出生于1966年的杨远见是四川内江人,是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委员。1982年他来到成都市成华区,2000年在成华注册四川远舰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一家以房屋建筑为主导,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公司。如今已是他在成华扎根的第38个年头。38年里,他积极弘扬工匠精神,追求客户的满意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他的公司连续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重质量、讲规则、守诚信”的质量信誉同盟单位。二十年承建项目不曾发生过因工程质量、民工工资、安全文明施工等问题而被投诉的现象,所承建项目合格率100%, 履约率100%。
他深知对员工负责就是对社会负责,为员工解决困难就是为社会解决困难,杨远见在公司成立党支部,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也永远不忘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和各种公益活动,行走在公益的路上。在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慰问并资助残疾人代表、关爱留守儿童资助贫困学子、精准扶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慈善公益活动中,他捐款捐物达500万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杨远见一直在用行动践行回报社会的诺言。
见义勇为
罗金鹏
27岁,交警五分局一大队勤务辅警
2020年7月10日8时27分,正在府青路虹波路口疏导交通的辅警罗金鹏突然接到群众报警称附近沙河边有人跳河。接警后,罗金鹏与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发现一女子坐在沙河边,情绪低落,有轻生的趋势。罗金鹏与同事立即靠近进行开导,女子却猛站起身跳入河中。在这危急万分的时刻,27岁的罗金鹏不假思索纵身跳入河中营救轻生女子,最终在消防队员和热心群众的协助下,成功将其救起。很快,罗金鹏勇救轻生女子的事迹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受到广大媒体的关注,先后被中央、省、市各级权威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广泛报道,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点赞和好评。罗金鹏奋不顾身、英勇无畏的行为不仅展现了见义勇为的优良美德,生动地诠释了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这样一种浩然正气,向社会传递了触动心灵的正能量。
孝老爱亲
张德仁
男,89岁,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役军人
一位89岁高龄的抗战老兵,历经风雨,遭受困厄,依旧甘守清苦,不离不弃,数十年如一日用心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1931年出生的张德仁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退役军人,被鉴定的5级军残是他神勇过往的徽章,1956年从部队退役转业到成都量具刃具厂做了一名库管。
1961年,张德仁与妻子谢美顺喜结良缘,过着平凡简单的幸福生活。却不曾想妻子不到知命之年就因少时的营养不良导致身体羸弱,视力模糊,生活起居困难。张德仁从此悉心照顾守候着妻子,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陪伴在她的身旁。2008年,妻子病情加重,双眼失明,还被确诊为帕金森综合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瘫痪在床。时年77岁的张德仁,开始更加无微不至地照顾起了妻子,洗脸、喂饭、喂药、接尿、擦洗身子、推拿按摩……这些动作他已经重复了成千上万次。数十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爱的坚守,让张德仁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满脸的皱纹和头顶的白发写尽了人生的沧桑,但他仍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这一切。89岁的张德仁用责任与爱铸就了一个平凡人不平凡的故事,用相濡以沫的执着抒写了人间最美的真情。
魏英
女,58岁,双桥子街道万晟社区居民
多年来,魏英一直任劳任怨、尽心照顾着二级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姑子林德珍和已达89岁高龄、常年吃药的公公婆婆。贤惠勤劳的魏英说话很快,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情”等着她:公公要喝水了,婆婆该翻身了,小姑子该吃药,厨房还没有收拾,衣服还没有洗完……家里的一日三餐、日常家务都只她一人张罗。不仅每餐都亲自端到老人面前,喂到老人口中,而且每次都把最好的让给两位老人和小姑子,等他们都吃完了以后,自己才匆忙吃上几口。照顾两个老人和一个病人需要的耐心和辛劳是常人难以想象的,魏英却把三人都照顾得好好的。为让老人安心,她总是面带笑容,从未流露出半点辛酸。她是孝媳、贤妻、更是良母,她用自己的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以及数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他们敬业奉献、虔诚勤勉,
他们助人为乐、充满爱心,
他们诚实守信、坚守正道,
他们见义勇为、舍生忘死,
他们孝老爱亲、血脉情深。
多年来,“成华榜样”的面孔在变,
榜样的故事在变,
但“成华榜样”的精神始终未变,
把他们的故事分享给你的身边人,
让榜样的力量继续传递……
(来源:成华区融媒体中心 远舰建设)